{$cfg_webname}
主页 > 机械机电 > 机械 >

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

来源:wenku7.com  资料编号:WK74131 资料等级:★★★★★ %E8%B5%84%E6%96%99%E7%BC%96%E5%8F%B7%EF%BC%9AWK74131
以下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充值下载。
1.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2.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帮助
资料介绍

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含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毕业论文9900字,进度检查表,CAXA图纸7张)
摘  要
    活塞式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机,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传送气体,目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石油、化工、冶金、轻功、纺织、及采矿等。因此,气体压缩机是近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通用机械。结合所学过的中小型压缩机,了解其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其结构设计学会所含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方法及其强度校核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最终了解设计一个机械设备基本思想和方法。
    W型风冷微型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工业中气体压缩,虽然其结构有别于其他压缩机,但它们原理相似。因此可以根据已知的压缩机类型,通过互相比较进而进行设计。
    整个设计过程包括整体总体结构设计、热力学的计算、初定相关零部件结构尺寸,然后借助CAXA等绘图软件,选定轴承等标准件,应用强度理论对其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以满足实际的需要,最后确定压缩机的辅助设备。

关键字:活塞式压缩机;强度校核;行程容积;动力计算

Abstract
    The piston compressor is a positiv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ed to increase the gas pressure and gas transmission, now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such as: petroleum, chemical, metallurgy, dodge, textile, and mining. Therefore, the gas compressor is indispensable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general machinery. Combined with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ressor, we understand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how it works, focus on mastering the Society of structural design components contained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 and its strength check method,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 final Learn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design of a mechanical device.
    W-type air-cooled micro-piston compressor is mainly used for industry, gas compression, although its structure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mpressor, but they are similar in principle. Therefore it can be know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the compressor, by mutual comparison Further design.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overall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an initial component structure size CAXA and other graphics software, and then with the selected bearings and other standard parts, application strength theory be necessary strength check to meet the actual need to finalize the compressor auxiliary equipment.

Keywords: Piston compressor; Strength check; Stroke volume; Dynamic calculation

研究内容
1、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形成;
2、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参数与结构的设计;
3、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设计图纸的绘制。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1、首先对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对传动结构进行筛选,初步选择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方案;
2、对压缩机的热力部分及动力部分进行计算,通过压缩机机构的分析计算可提高其自身的精度;
3、对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零件进行强度校核,提高机构稳定性,稳定性。

设计原则及设计任务
排气量:Q=0.4 /min;排气压力:P =1.25MPa;进气压力:P =0.1MPa;
进气温度:T =20˚C;进气相对湿度:φ=0.8;
查书得1< <3.5m/s ,
当 =1m/s,选取行程S=0.06m,n= = =500;

当 =3.5m/s,选取S=0.06m,n= = =1750,取n=850m/s。
    总结:选取n=850m/s,S=0.06m, =1.7m/s。
    设计活塞式压缩机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
   (1)满足用户提出的排气量、排气压力及有关使用条件的要求。
   (2) 有足够长的使用生命(压缩机大修时间间隔长)、足够高的使用可靠性。
   (3)有较高的运转经济性。
   (4)有良好的动力平衡性。
   (5)维修检修方便。
   (6)尽可能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
   (7)制造工艺性良好。
   (8)机器的尺寸小、重量轻。
总体设计任务是:选择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相应的驱动方式,以及大体确定附属设备的布置。压缩机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先进,能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总体设计阶段的考虑是否周当和适当。如果总体结构不当,就会给压缩机带来“先天不足”的缺陷,要消除它的后患,就比较困难。因此,总体设计师压缩机设计的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使总体设计能达到既符合多块好省的方针,又符合用户的特定要求,在总体设计时应广泛搜索国内外同类型和相近机型的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提出几个方案,通过热力计算、动力计算,初步确定主要零部件的主要尺寸,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符合要求的总体方案。
总体设计完成之后,即着手进行工作图设计。工作图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总体设计中初步定下的零件和部件的尺寸、轮廓和基本结构型式,详细的绘出总体和部件的装配图,零件图、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拟定型号、同时完成各种零件的强度校核计算。
 

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
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
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
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
80系列微型风冷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


目  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目  录    V
1 绪论    1
1.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
1.2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
1.3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1
2 压缩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2
2.1 设计原则及设计任务    2
2.2 结构方案的选择    3
2.3列数及级在列中的配置    4
3 压缩机热力计算    5
3.1 技术参数    5
3.2热力计算    5
3.2.1计算总压力比    5
3.2.2压缩机级数的确定    5
3.2.3压力比分配    5
3.2.4计算容系数    5
3.2.5确定压力系数    6
3.2.6确定温度系数    6
3.2.7计算泄漏系数    6
3.2.8计算气缸工作容积    7
3.2.9确定缸径、行程及行程容积    7
3.2.10复算压比或调整余隙容积    8
3.2.11计算各列最大的活塞力    9
3.2.12计算排气温度    9
3.2.13计算功率    9
3.2.14等温功率    10
4 动力计算    11
4.1已知数据整理    11
4.2动力计算    11
4.2.1计算活塞位移、速度、加速度    11
4.2.2气体力的计算    13
4.2.3惯性力的计算    17
4.2.4切向力的计算及切向力曲线的绘制    21
4.2.5飞轮矩的确定    23
5 主要零部件的分析设计    26
5.1气缸部分的分析计算    26
5.2机身的设计    28
5.2.1机身材料    28
5.2.2主要尺寸确定    29
5.3连杆的设计    29
5.3.1概述    29
5.3.2连杆的结构设计    29
5.3.3杆身结构    29
6 结论与展望    33
6.1 结论    33
6.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33
致  谢    34
参考文献    35

推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