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铣刨机沥青输送部分装置的设计(含UG三维模型)
来源:wenku7.com 资料编号:WK73987 资料等级:★★★★★ %E8%B5%84%E6%96%99%E7%BC%96%E5%8F%B7%EF%BC%9AWK73987
以下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充值下载。
1.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2.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密 保 惠 帮助
资料介绍
公路铣刨机沥青输送部分装置的设计(含UG三维模型)(含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毕业论文说明书13600字,进度检查表,UG图纸29)
摘 要
随着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大规模的机械养护时代就随之到来了。公路铣刨机是路面养护和再生设备的机种之一,现在正越来越引起道路养护专家,施工单位的关注。
铣刨机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的养护,公路铣刨机是一种高效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机械。铣刨机的原理是利用滚动铣削的方法把路面局部全部破坏。为了减轻疲铣刨机的劳强度,机器设有回收装置,是铣削的物料直接输送到运载卡车上。皮带传动机构作为铣刨机最总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铣刨的碎料传递出去,其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着铣刨机的性能。
为了提高铣刨机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可靠性,保证铣刨机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作业质量,使铣刨机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铣刨机性能的全面提升。本文对4.3米铣刨机的输送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设计。
本说明书与图纸配套使用。
关键词:铣刨机; 输料装置; 沥青
研究内容
由于国内外已经具有先进的比较完善的铣刨机机型可参考,我们的公路铣刨机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类比设计和优化设计。
针对铣刨机沥青输送部分装置的每一个子系统,分析其功能、结构,了解国内外现有的结构, 比较各种机构的优缺点,再结合当前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或改进的系统结构设置。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实验方案
到工厂进行实地观察,仔细了解各部分的结构形式,弄清其工作原理。使用UG画出各个零件,再进行装配、修改,确定正确后,最后进行有限元分析,运动仿真,以检验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 研究方法
1)实地考查
2)UG仿真
2 沥青输送装置的总体设计
沥青输送装置的设计,就是根据其主要用途、作业条件、使用场合及生产情况等,合理的选择,确定机型和各总成的结构型式、性能参数及整机尺寸,并能进行合理的布置。这些组成和部件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此,输送机构的性能不仅取决与每个部件的好坏,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总成性能之间的相互协调。各总成性能的相互协调如何,主要取决于各总体参数及各总成部件的匹配情况及其布局的合理性。
目 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1 绪论 1
1.1 路面铣刨机及其发展概况 1
1.1.1 路面铣刨机的分类 1
1.1.2 路面铣刨机的应用特点 2
1.1.3 路面铣刨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3
1.1.4 国内外路面铣刨机发展概况 3
1.2 路面铣刨机设计的指导思想 4
1.3 路面铣刨机设计的设计原则 4
2 沥青输送装置的总体设计 4
2.1 输送机构的功能 4
2.2 输送机构总体设计的设计标准 4
2.3 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 4
2.4 输送机构总体设计主要需完成一下几项工作 4
3 输送机构的组成及功能分析 4
3.1 输料系统的主要功能部件 4
3.1.1 输送带 4
3.1.2 支撑托辊 4
3.1.3 张紧装置 4
3.1.4 驱动装置 4
3.1.5 集料系统的设计 4
3.1.6 改向装置 4
3.1.7 装料装置 4
3.1.8 卸料装置 4
3.1.9 清扫装置 4
3.1.10 防跑偏装置 4
3.1.11 机架结构 4
3.1.12 工字钢钢架的皮带传动机构有限元结果 4
3.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流程 4
3.2.1 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的确定 4
3.2.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4
3.2.3 部件选型 4
3.2.4 撰写工程数据表 4
4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4
4.1 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功能参数 4
4.1.1 输送带最大的物料横截面积 4
4.1.2 最大输送能力Q(t/h)的计算 4
4.1.3 输送带宽度校核 4
4.2 圆周驱动力与驱动圆周驱动力计算 4
4.2.1 主要阻力 4
4.2.2 C的取值 4
4.2.3 主要特种阻力 4
4.2.4 倾斜阻力 4
4.3 驱动功率的计算 4
4.4 输送带张力 4
4.4.1 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形式 4
4.4.2 输送带张紧力计算的一般流程 4
5 输送机构的选型方法与分析 4
5.1 托辊的选型 4
5.1.1 托辊的选型方法 4
5.2 输送带的选型计算 4
5.3 滚筒的选型 4
5.4 拉紧装置的选型 4
5.5 支架类装置的选型 4
6 结论与展望 4
6.1结论 4
6.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4
致谢 4
参考文献 4
附录 主要符号及意义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