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螺旋搅拌机的设计(含CAD零件图装配图) 来源:wenku7.com 资料编号:WK717642 资料等级:★★★★★ %E8%B5%84%E6%96%99%E7%BC%96%E5%8F%B7%EF%BC%9AWK717642 以下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充值下载。 1.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2.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密 保 惠 帮助 我要下载该资源 资料介绍 双轴螺旋搅拌机的设计(含CAD零件图装配图)(任务书,论文说明书10000字,CAD图纸10张) 摘 要 双轴螺旋搅拌机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能够很好的保证生产质量、生产进度,而决定高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因素为:设备的搅拌量、传动效率、可靠性等条件。双轴螺旋搅拌机是现在建筑、煤矿行业最普遍使用的设备,拥有双主轴的搅拌机是一种新型搅拌机。因为双轴螺旋搅拌机拥有诸多优秀的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合搅拌生产场所及单位。 双轴螺旋搅拌机主要用于混凝土的混合、搅拌,此次设计是从混凝土搅拌混合的原理和目的来出发考虑的。在运行状态下,水泥在叶片的螺旋推动下沿面水平方向移动。当两个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时,两个轴之间的材料将被挤压、轧制和摩擦以达到混合效果。经过合理布局,将水平轴搅拌器上的叶片设计成合理的结构和表面形状,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率。 关键词:搅拌混合;叶片;双轴螺旋搅拌机; 双轴螺旋搅拌机的性能参数 1. 叶片直径:Ø600mm 2. 生产能力Q=150t/h 3. 进出料口距离:6000mm 4. 结构紧凑,工作连续稳定 5. 节能,高效,环保 搅拌的原理 搅拌的基本原理在于尽可能使处在搅拌过程中的混合材料的体积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相互摩擦的产生,所述交叉频率创建最有利的条件以实现混合材料的宏和微观的质量。 (l)均匀地将水泥和沥青混合,可以均匀地包围混凝土和沥青。 (2)将搅开的混凝土均匀地去除。 (3)搅拌而出材料的时间很短。 (4)占地面积小。 (5)电力消耗小,符合环保要求。 对混搅拌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下几点: (1)双轴螺旋搅拌机的结构形式和其搅匀速度; (2)搅拌叶片和后门的磨损情况。 (3)各种混合材料的加算顺序。 (4)需要搅拌的时间。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 1绪论………………………………………………………………………………………2 2总体设计概述……………………………………………………………………………2 2.1 搅拌机的作用………………………………………………………………2 2.1.1 搅拌的混合物…………………………………………………………2 2.1.2 搅拌的目的…………………………………………………………3 2.1.3搅拌的原理…………………………………………………………3 2.2 双轴螺旋搅拌机的类型…………………………………………………4 2.3 国内外发展状况…………………………………………………………5 2.4 本次设计的任务…………………………………………………………5 3 总体结构设计………………………………………………………………………5 3.1 总体设计…………………………………………………………………5 3.2 工作原理…………………………………………………………………9 3.3 双轴螺旋搅拌机的性能参数……………………………………………9 4 搅拌系统的设计与计算……………………………………………………………8 4.1 总体方案的拟定…………………………………………………………8 4.2 方案的分析和确定………………………………………………………9 4.3叶片的设计………………………………………………………………11 4.4 主轴的转速………………………………………………………………12 4.5 螺旋叶片的结构…………………………………………………………13 4.5.1 叶片螺旋面的成形………………………………………………14 4.5.2坯料形状的选择…………………………………………………14 4.6 螺旋叶片的校核…………………………………………………………16 5轴的计算校核…………………………………………………………………19 5.1左轴的校核………………………………………………………………19 5.1.1 初步估算轴的直径………………………………………………19 5.1.2 轴承的强度校核…………………………………………………20 5.1.4轴的强度校核……………………………………………………21 5.2 键的校核…………………………………………………………………22 5.3 销轴的校核………………………………………………………………23 结论………………………………………………………………………………24 参考文献……………………………………………………………………………25 致谢…………………………………………………………………………………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