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篇施一公一晚上通宵如何写出Nature、Cell论文的文章在网络上传得很厉害,同是科研工作者,是不是很羡慕呢?发Nature、Cell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快速写论文这个事,还是可以尝试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写论文实在是个头疼事,本来计划好什么时候开始写,什么时候完成,可就是动不了笔,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日子一天天过去,却发现一个字都没有动,进度就这么给耽误了,想想对自己也是蛮生气的。学术写作停止不前,这是病,得治!
让学术写作停滞不前的往往不是学术问题,而是不良的写作习惯。而这习惯来自于思想顽疾,那就是纠结于一个问题:拿不出一整天或一整周的时间专门用来写作,很难写出很好的作品,既然写不出好的作品,干嘛要去写?归结一点就是:怕写得不够好而迟迟不肯动笔。
治病救人,对症下药,思想上的问题自然从思想上去解决,下面小编就开个几个处方,一一照做,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处方一:不等万事具备,硬起头皮写
不要准备好了才动笔,你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你试试假如明天就答辩,你肯定抓起笔来就写,哪里顾得上什么准备。“准备好了”不过是拖延的借口而已。不要等到把文章一点一滴都想清楚了才下笔。不管想到什么先写下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写就是了。往往写着写着思路就理清了。
有些人每天看大量的文献、做很多的实验,以为这样就能“准备好”--这种人我们称之为“文献派”和“实验派”。可到头来往往是看得越多、做得越熟,就越是搞不清自己要写些什么,计划动笔的日期一拖再拖。所以什么文献、实验统统停掉,拿起笔来开始写字。没什么好准备的,老老实实写吧。
这一点,小编是深有体会。当初小编写毕业论文时也是深受写作拖延症之苦,临近毕业事情一大堆,可老想着论文还没完成,别的事情都没有心思去做,可论文总是难以下笔。这种煎熬实在是太难受了,终于有天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对错好坏,把想到的都写出来,总算是开了个头,倒真是应了那句:“万事开头难”,写着写着竟然也有了些感觉。
处方二:别总指望着整块时间,学会游击写作
千万不要寄期望于有大段的空余时间供你慢慢写--整块儿的专门时间本来就少,况且真到了那个时候你也不一定能静下心来写好。但实践证明:十几分钟不但能写,还能写出高水平的东西。
很多人认为十几分钟的时间根本写不出什么东西来。研究发现,平均来说,比起花大段时间著述的学者,每天写上半个小时的人发表的论文更多。
要学会利用零碎时间,排队的时候、等车的时候、课间一二十分钟,都可以用来写。一周五天、天天写上45分钟,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想增加文章发表数量的,每天最好能够保证45到90分钟的写作时间。这被称之为游击写作。一般说来,早晨是游击写作的最佳时间。这时没什么外界干扰,可以全神贯注地写论文。当然化零为整必须定时保量,一周只游击45分钟是没用的。
处方三:摒弃完美主义思想,不怕写得烂
写文章要想清楚了才下笔,这个提法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往往论文大致框架都想好了,可坐下来写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想的那样--不是这里逻辑不对就是那里缺少数据,一会儿链接也打不开了。那时才发现自己当初想得太简单,根本没有考虑周全。而写作恰恰是理清思路的好帮手。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你的想法不断地被修正,所以你“不要停、只管写”的原因,也不管你一开始写得多烂,不要停,继续写。
综上,摆脱论文写作拖延症,就别想太多,只管写,不停地写就对了。当然,还需要配合以正确的写作技巧,这就要靠平时多多积累。掌握了这些,在短时间内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