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_webname}
主页 > 资讯 >

毕业论文写作经验谈

编辑:admin  来源:wenku7.com

 编者按: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研究生们递交学习成果———毕业论文的时候。从确定毕业论文方向到写开题报告再到论文写作和答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研究生们的斟酌与推敲。毕业论文就像一株树,从播种到收获,无不凝聚着研究生们的心血。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掌握好的方法和经验至关重要。且看华师大《研究生界》记者就此采访的一些研究生,看看他们是如何来攻克“毕业论文”这一堡垒的。
 
一、确定论文方向:万般思量

选题关键词:兴趣 积累 沟通 万事开头难

完成毕业论文是一项繁琐而庞大的工程,一个好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首要步骤的选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选题,需要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接受采访的研究生们不约而同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指引他们找到自己论文题目的明灯。古代文学专业的宋良容说:“只有有兴趣,才会有想法。”古籍研究所博士杨布也坦言,自己完全是出于兴趣才选择以《四库全书》作为研究方向。于学术的广袤疆域之中,只有选择自己的所爱,才能深扎其中,生根发芽。

除了兴趣爱好,平时的专业知识积累也是影响选题的关键因素。由于论文写作需要参考和查阅大量的资料与文献,因此同学们大都从研一、研二就开始构思准备了,部分直研的同学甚至在大四就已开始接触相关资料,尽早构思可以为论文的写作打下深厚的基础。电子系的张虎说:“论文方向定得早一点,会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做相关准备,最后做出来的论文质量也会更好。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会比较细化和深入,如果在本科阶段就能够有相关思考和积累,研究生论文写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就更容易捕捉到灵感。

同是电子系的李钰是我校直升的研究生,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她一直跟着同一位导师。从研一开始李钰就跟着导师做项目,并由此确定了论文的大致方向———利用CPO效应实现慢光传输。李钰认为做项目的过程对自己的论文写作十分有帮助,“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毕业论文内容可以是项目的一部分”。所以在确定选题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李钰有着充分的时间来完成论文,进展也十分顺利。跟着导师做项目,同时根据项目内容确定自己的论文选题,这种现象在理工科学生当中十分普遍。因为根据项目来确定选题不仅符合专业要求,而且可以省去很多精力。

当然这样有时会导致所做的选题不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与导师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张虎认为:“导师一般都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我们可以和导师多多沟通协商。如果我们一定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导师也会给予支持和理解。”2008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赵思木也笑言,自己的论文方向“半为自己选定,半为导师促成”。但他也强调,这种“促成”有别于毫无主见的“被给”,论文方向仍然应当基于自己的兴趣与思考。导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像催化剂,能够指导学生将不成熟的想法和构思进一步完善。

对于想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和想找工作的同学,选择毕业论文方向会有所不同。针对不一样的目标,在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时会出现不同的倾向。但是无论如何,毕业论文都不是一项耗时耗力没有用处的事情。“在做论文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足,锻炼思维和研究能力,这些对于以后的发展还是相当有益处的。”英语教育专业研三的张清凤最初的论文题目是关于学生的英语写作,但由于后来她得到了在一家培训机构做实习口语老师的机会,她便把论文方向改成了对学生口语的分析。这不仅方便她获得第一手的实证数据,而且能将论文与实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二、开题报告:心里有谱

开题关键词:充分准备 深度切入

适当调整选题完成后,开题报告就是同学们面临的头等大事了。

开题报告要求构建起论文的大致框架,因此论文撰写者要做到“心里有谱”。论文框架的构建,需要论文撰写者对自己的论文结构进行全盘规划,只有在前期准备充分、后期构想成熟之后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框架。

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研二的第一学期完成。在采访中,有一些同学表示自己当初抱着时间还早、应付了事的态度,为了完成开题报告就随便定了一个题目,直到研究做到一半才发现题目的可操作性并不高,只得半途而废重新选题,这样耽误了很多时间。

外语学院英语系的邹为诚老师也认为同学们应该重视开题报告,因为在开题报告上老师们会给出很多中肯的意见。如果前面的功课做得好,论文的撰写能够水到渠成,只需一个月左右就够了,真正该花功夫的是前面的文献阅读以及研究方法的制定和数据的分析。

只有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在构建论文框架时才能胸有成竹。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还需要点燃思想的火花,也就是为自己的论文找一个切入点,即“发现问题”。各人的关注点不同,在看待同样材料时角度的不同,最后产生的想法、发现的问题也不一样。寻找切入点,要有一双“慧眼”。

宋良容说自己的论文开题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她的兴趣在于从文人的社会交往看其对文坛文风的影响。所以她最早是想从一位清朝诗人与上海文人的交往活动中探索其对词坛的影响。但她发现仅从书信交往方面入手太过肤浅,材料也很单薄,于是又查看了他所编撰的词选,并把交往文人的范围扩大到松江府、环太湖一带。由此可见,通过对材料的深入挖掘,往往能找到很好的论文切入点。赵思木和宋良容都表示,他们顺利地撰写论文都或多或少得益于善于发掘和利用前人没有或者较少使用的材料。

在思考和确定论文题目的过程中,不仅要浏览大量相关文献,还要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比较全面的把握。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与前人研究重复,另一方面也能在对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找到论文的写作灵感。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一定要全面,这样才能找其不足,补其缺漏,赵思木的论文就是如此。台湾原本已有考证其他文献引用《说文解字》的系列论文,但独缺《太平御览》一书。他就做了对《太平御览》引用《说文解字》的考证,弥补了这一缺漏。而宋良容的论文,也是通过总结,发现前人的论文大多从作家的作品本身入手,对作家的书信材料以及作家与同时期文人的交往关注较少,因此就选择从这一角度入手,找到了自己的论文切入点。

在选题的过程中,还要经常和导师沟通,反复推敲题目的可操作性、意义和学术价值。邹为诚老师介绍说,有许多博士生的研究题目正是从硕士毕业论文发展而来的,所以研究生对于难度大的题目,可以先从一个方面或者一个点着手,等到以后条件具备了,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扎实的研究基础,再重拾旧题,把它做深做大。杨布也提醒,一个好的研究题目,除了要具备可操作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种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性上,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关注学科前沿,了解学科的研究现状。

当然,开题报告的确定只是一个暂时的蓝图,它并没有把论文写作框死。因为即使在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有了慎重的切入之后,论文的结构在实际写作中还会有所调整,因此必须根据论文进展情况随时调整框架。赵思木所做的论文是考证《太平御览》一书中对《说文解字》的引用情况。原本他只需要将《太平御览》中所引用的《说文解字》相关内容与《说文解字》的原文进行比对分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研究此方向的前人,包括清朝的大儒,在考证《太平御览》时都没有善本(古籍中舛误较少或者存世较为稀有,价值较高的版本)。直到近些年,研究者才在日本发现了《太平御览》的善本,然后影印传入国内。通过对善本的研究,赵思木发现前人考订的《太平御览》的舛误在善本中其实已经得到了纠正,因而在写论文时,他转变了原本的写作思路,决定将《太平御览》、《太平御览》的善本和《说文解字》同时进行三方对校,从而对《太平御览》引用《说文解字》的情况进行全面考证,这也纠正了一部分前人考订的错误。
 



三、论文写作:厚积薄发

写作关键词:精研细读一手资料 量体裁衣

论文写作是一条漫漫长路,不仅需要下功夫,也要有技巧。

在开题之后,就应当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材料的阅读。这时候的阅读不但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更需要精研细读,深化对材料的认识。

每个专业都有厚厚一摞的专业书。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毕业论文要涉及很多的专业知识,所以学生必须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而对于文科生来说,唯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赵思木说:“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需要丰富的背景知识,也就意味着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宋良容还指出:“一定要掌握大量的材料,比如研究一位诗人,不能单看他的诗歌作品,还应将与作者有关的材料都看一遍,应当关注整个文化背景,放宽眼界。”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可以摸清这个方向的现状和前景,同时也可以了解文献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如论文结构、参考注明、遣词造句等。“我们学校图书馆里的数据资源丰富而且权威,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张虎提醒道。

在大量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如何做读书笔记,也有自己独到的心得。杨布说:“我用了传统的卡片方法,每看一个提要和辩证都做成卡片,归纳概要。”“最后卡片就成了一副扑克牌,不断地刷牌和洗牌,一篇论文就出来了。”宋良容也强调:“记笔记时,应有意识地分类归纳,有逻辑地进行整理,这样会为今后的引用提供许多便捷。”可见论文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为论文浇灌下足够的养料,其根基才会深厚,枝叶才会繁茂。

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对于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原创性,论文才不会成为泛泛而谈的空中楼阁。宋良容的论文是研究清朝的一位诗人。她坦言,找资料是最困难的环节。她当时要用到的材料,有些是其他学校图书馆馆藏的善本,若非本校学生借阅,必须向馆长预约。有时候还必须经历漫长的等待。当时她也频繁出入上海图书馆,那里的古籍部关门很早,她必须抓紧时间在关门前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古籍资料的检索也很困难,有时候只能依据卡片检索。但宋良容也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因为一手资料找得越多,自己对这个诗人的了解也越深。她笑言做学问真是一个苦中作乐的过程,查找到一些一手资料后,心中会特别有成就感。

宋良容用了三个月写好了论文初稿,但经过导师的批注和建议,她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她说:“有些人喜欢边找资料边写,这样写稿的时间就比较长;有些人习惯先把资料找全再写,这样写稿的时间就会短一些。但不管是哪一种,中间都要经历删减和补充。”“材料要组织成为一个体系,多余的材料不能硬套,不足的材料需要补充,这是一个慢慢调整的过程。”

理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数据和模型的支撑,所以他们需要在实验室里花很多时间。李钰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实验室,经常需要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来验证假设的可行性和获得相关数据,然后再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改进。这项工作程序琐碎,对细节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最长的一次验证花费了李钰整整一星期。尽管过程辛苦,但她却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有了第一手数据之后,写作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论文的遣词造句,每一句都要仔细琢磨,以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一切都要以严谨的科研态度为前提。对此,李钰的策略是以平时的小论文写作来为毕业论文做准备,“小论文就是毕业论文的前奏,写过小论文,再写大论文就容易多了,而且小论文往往会成为你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可以减轻你最后的工作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积累,特别是大量的一手资料的搜集,才能最终成就一篇成功的毕业论文。

至于论文本身采用何种形式和何种研究方法,则都应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而定,量体裁衣。2008级电路与系统专业的李勇介绍说,他论文的结构和项目的完成步骤相近,包括设计原理、国内外研究情况、优点、结构的设计、硬件模块的设计、软件模块的设计和用来证明结论的测试数据等等。写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最重要的是要把问题和自己的成果说清楚,不要为了字数生拼硬凑。而赵思木认为,文科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就是材料比对,在同一篇论文中,也往往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对待收集到的资料要仔细考证;有些时候确定古代的地域要使用到方志,就需要结合地理;在分析文学观点、赏析时,又要用到文论。”写作一篇论文,只有调动历史、地理、文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才能使之较为全面,就像在研究一根树枝的同时也要看到整棵树,乃至整片树林。

同时,现在的文科论文写作中也越来越重视用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赵思木分析说:“数据的运用也要看具体情况,文科更多的是定性研究,同时还要注意统计标准的区别,比如《太平御览》引用《说文解字》多少次,和《太平御览》引用《说文解字》多少条并不等同,因为一次可能引用多条。”论文不是材料的堆砌,也不应流于形式,文章的形式要由文章的本质来决定。旁征博引,往往能够展现一篇论文的功力,而条分缕析,则是对芜杂枝蔓的修剪,如此精心雕琢,才能领略学术之美。
 



四、论文答辩:从容应对

答辩关键词:熟悉论文阐述重点心态从容

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安排在5月中下旬。

论文答辩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答辩前必须好好熟悉自己的论文内容,要充分了解自己论文的层次、结构、写作目的等几个方面。

宋良容曾担任过论文答辩现场的秘书。她指出了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论文的格式一定要符合规范。从整篇文章的字体、行距到脚注以及参考文献,这些小细节都需要花费大功夫。其次,对自己论文的熟悉程度必须细化到每一个段落,只有对自己写的论文了若指掌,才能应对答辩老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一份重点突出的论文自述也是答辩所需要的。现代汉语专业的蔡晓丹告诉记者,在答辩前她准备了幻灯片,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并且提前要同学帮忙看论文,针对论文中的疑惑进行提问,这样的充分准备工作也让她心中少了些许忐忑。张虎的论文《微带滤波器理论研究与设计》现在也基本完成,他在等待着最后的论文答辩。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他还是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做好一份PPT是必须的,论文的创新点是阐述的重点,这是老师们最想听的部分,也是论文的价值所在。”论文的自述必须抓住重点,展现自己论文最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同时如果有PPT作辅助,观点的阐释会更加明晰。

万事俱备之后,最需要的是保持心态上的从容。在论文答辩现场,要保持轻松的状态,不要过于紧张。现代汉语专业的蔡晓丹对论文答辩程序已经非常熟悉:“每位同学都会有二十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PPT里面的内容。介绍结束后,各位老师会针对论文提出问题。老师可能会就一个具体的例句或者是对某一章、某一节的内容提问,也可能会针对文章的结构、布局提问。”当碰到回答不出的问题时,蔡晓丹认为学生应该谦虚,实话实说,勇于承认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定要诚实对待。越是新的想法,越容易引起讨论,这也是很好的打磨自己论文的机会。”玉不琢不成器,原始的论文就像未经切割的钻石,只有经过答辩的打磨,才能发出璀璨之光。

蔡晓丹也提到一些答辩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老师在提问题时,即使面对的是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不要抢着回答,因为老师会留下时间给你思考。哪怕是当场回答,也必须等老师把话都说完才行,不可以抢话。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不急不躁,有条不紊。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也会让老师们对你刮目相看。

政治学系的章洁琼已经参加了系里举办的预答辩。章洁琼提到,在预答辩中,老师会对论文提出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预答辩和最终答辩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同样要求对自己的论文了然于胸。参加预答辩是一种很好的演练,也能更进一步地完善自己的论文,为最终的正式答辩做好充分准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