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_webname}
主页 > 土木工程 > 建筑结构 >

五层4400平米综合办公楼设计(建筑图,结构图,施工组织)

来源:wenku7.com  资料编号:WK712967 资料等级:★★★★★ %E8%B5%84%E6%96%99%E7%BC%96%E5%8F%B7%EF%BC%9AWK712967
以下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充值下载。
1.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2.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帮助
资料介绍

五层4400平米综合办公楼设计(建筑图,结构图,施工组织)(任务书,计算书22000字,施工组织42000字,建筑图9张,结构图9张)
本设计是机械综合办公楼设计。该大楼层数为5层,主框架高度为19.8m,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400.0㎡,建筑物共5层,底层层高4.2m,标准层层高3.90m,顶层层高3.90m,总高度19.8m,室内外高差0.450m
该行政楼拥有业务管理用房、大办公室、会议室、设备间等。楼内设有2台电梯2个楼梯,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四级,本地区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3℃。年降雨量674mm,平均相对湿度75%。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拟建场地内无地表水系分布。
1.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2.基本风压:0.35KN/m2,B类粗糙度;
3.雪荷载标准值:0.30KN/m2;
4.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层分布较为规律,基础地基承载力按350KN/m2计。


⑴山东省某市机械综合办公楼,位于有密集建筑群市区,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254.0㎡,地上五层,一层层高4.20m,二层层高3.90m,其余各层层高3.90m,总建筑高度31.50m。
⑵施工现场情况
本建筑两侧临近公路,交通方便,实现了三通一平。施工场地相对宽敞,有利于机械的布置和材料周转、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难度相对较小。
⑶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情况
①气象条件
主导风向:夏季东南,冬季西北。
②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Ⅰ素填土:层厚0.8-1.8m,建议全部挖除;
Ⅱ粘土:层厚4.6-6.0m, fak=200kPa;
Ⅲ粘土:层厚5.1-6.5m, fak=230kPa;
Ⅳ碎石土:层厚5.0-7.6m, fak=300kPa。
③水文状况
勘查期间钻孔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到地下水。
⑷工程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框架梁、板、柱均采用C30,其它采用C10。
 

五层4400平米综合办公楼设计(建筑图,结构图,施工组织)
五层4400平米综合办公楼设计(建筑图,结构图,施工组织)
五层4400平米综合办公楼设计(建筑图,结构图,施工组织)
五层4400平米综合办公楼设计(建筑图,结构图,施工组织)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第一章 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5
1.1 设计原始资料    5
1.2 建筑设计要求    5
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5
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    6
2.1建筑平面设计    6
2.2剖面设计    6
第三章 结构设计    8
3.1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8
第四章 侧移线刚度计算    11
第五章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2
5.1 框架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12
5.2 框架梁恒载作用下线荷载统计计算    13
5.3 框架节点集中荷载计算    16
5.4 恒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内力计算    19
第六章 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7
6.1 框架梁活恒载作用下线荷载统计计算    27
6.2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节点集中荷载计算    29
6.3 活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内力计算    31
第七章 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9
7.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39
7.2 风载作用下抗侧移刚度D的计算:    39
7.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1
第八章 地震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47
8.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47
8.2 横向框架自振周期计算    48
8.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49
8.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51
第九章 内力组合    55
9.1 横向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56
9.2 竖向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63
第十章 截面设计    69
10.1 设计内力    69
10.2 梁截面设计    69
10.3 框架柱截面设计    72
第十一章 基础设计    75
结论    83
谢辞    84
参考文献    85
 

推荐资料